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再塑生命人》-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再塑生命人》-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时间:2022-07-02 15:4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塑生命人》-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再塑生命人》-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并圈画关键词句,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2.从关键语段和细节描写中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通过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体会海伦的内心变化。

 教学难点:

 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懂得感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破题导入,质疑提问 (一)从题目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我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提供的信息往往可以为文章导航,从题目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明确:“再塑”的意思是重新塑造,重新获得。

 (二)读完题目,你有哪些疑惑? 预设:谁是再塑生命的人?

  怎样再塑的?

  再塑生命想要表达的意义?

  …… 【设计说明】:通过读题让学生产生质疑,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形成课堂问题链,也让学生关注审题的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填写学习任务一,完成“我”和莎莉文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态等内容填写。

 明确:1887 年 3 月 3 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是我生活的转折点,从黑暗到光明。

 【设计说明】: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对“我”和莎莉文老师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态有直观的认知,为后面具体理解做准备。

 三、真切体验,寻找共鸣 (一)游戏互动,体验“生活”

 要求:在静默环境下,小组长在组员手心进行手指游戏写下指定字,由小组代表上黑板书写,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并通过触摸猜出实物。

 (二)自主学习,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二,归纳梳理心情变化过程并探究成因。

 【设计说明】:学生首先通过游戏建立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纽带,继而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阅读文本,梳理表现及心情变化,掌握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以及研读人物形象。

 四、再读标题,深入理解 (一)有的译本上将本文的题目翻译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预设 :1.《再塑生命的人》标题揭示主旨,强调的是莎莉文老师对于“我”人生当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并非某一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标题更能表达对于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对于海伦·凯勒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天,其中包括了自己的恩师、自己的转变。

 (二)补充资料,深入体悟再塑的意义。

 【设计说明】: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主探究标题与文章行文的内在关联,体会作为聋哑人的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感受。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完善课堂表格,完成学习任务三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自渎课文,文章也比较好理解,基本大意主旨学生都能把握。就是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少说话推到后面,让学生 冲在前面,因为他们是可以的,可以独立解决这篇文章的主旨问题的。

 批注 [a1]: 这篇课文时本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从课型角度考虑,我设计为一课时。而整个的教学设计都有所更改,设计如下:

 一、标题导入 标题中设疑,谁?为什么?怎么样? 二、把握大意 由导入的关于标题的三个问题串联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人物 重点研读主体部分,把握莎莉文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四、理解主旨 寻找文中关键语句,联系标题,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是对这位“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和敬仰之情。

 五、课堂总结 自读课学习的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

推荐访问:《再塑生命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优秀 生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5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